从“祖业观”到“物权观”:土地观念的演变与沖突——基于广东省Y村地权之争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23
作者
陈锋
机构
[1]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2]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观念; 祖业; 物权化; 村落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D923.2 [物权];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083304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Y村地权之争的四个案例,呈现了土地产权"祖业"的乡土逻辑与"物权化"的现代规则。"祖业观"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具有象征性、继替性和社区性的特征,农民仅仅享有继承使用权,而不具有独立产权。"祖业"观念与村落的社会结构形成相互塑造的自洽逻辑。"物权观"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具有商品性、私有性、个体性特征,农民认为他们应拥有完整的独立产权。土地是资本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生产要素,物权化的土地产权改革使土地成为商品,这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农村和农民仍将长期存在,土地物权化改革可能导致村落共同体快速瓦解,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6+94 +94-9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若干认识与操作问题 [J].
党国英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01) :13-18
[2]   农民如何认识集体土地产权——华北河村征地案例研究 [J].
张浩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5) :197-218+246
[3]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2, (10) :108-129
[6]   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 [J].
史卫民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1) :68-71
[8]   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 [J].
熊万胜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24+243
[10]   论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基于农地征用视角的分析 [J].
赵振军 .
社会科学, 2007, (08)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