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盐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唐峰华
沈新强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口; 溶解性硅酸盐; 营养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37%,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则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1945~2006年东中国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J].
冯琳 ;
林霄沛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1) :13-18
[2]   三峡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 [J].
刘鹏霞 ;
陈洪涛 ;
邓春梅 ;
米铁柱 ;
姚庆祯 ;
于志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7 (S2) :165-172
[3]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J].
刘光兴 ;
陈洪举 ;
朱延忠 ;
齐衍萍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789-794
[4]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分布特征 [J].
张怀静 ;
翟世奎 ;
范德江 ;
郭志刚 ;
于增慧 ;
曹立华 ;
杨荣民 ;
张晓东 .
环境科学, 2007, (08) :1655-1661
[5]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J].
卢海建 ;
翟世奎 ;
许淑梅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5) :11-19
[6]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口水域夏季硅酸盐、溶解无机氮分布及硅氮比值的变化 [J].
余立华 ;
李道季 ;
方涛 ;
李云 ;
高磊 .
生态学报, 2006, (09) :2817-2826
[7]   长江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时间系列分析 [J].
张瑞 ;
汪亚平 ;
潘少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23-434
[8]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初探 [J].
单秀娟 ;
线薇薇 ;
武云飞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8-62
[9]   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 [J].
高生泉 ;
林以安 ;
金明明 ;
高大伟 .
东海海洋, 2004, (04) :38-50
[10]   长江氮的输送通量 [J].
沈志良 .
水科学进展, 2004, (06) :7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