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浙江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23
作者:
沈杭锋
[1
]
张红蕾
[2
]
高天赤
[1
]
勾亚彬
[1
]
陈勇明
[1
]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局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辐合线;
诊断分析;
触发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GFS 0.5°×0.5°逐6 h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雷达、风廓线、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对2014年7月26日浙江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由于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带来了弱冷空气的渗透,并有大量不稳定能量积聚,形成了午后"上干冷、下暖湿"这样有利于强对流发生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和环境背景场。当低层925 hPa的中尺度辐合线和对流层中层700 hPa的垂直上升运动区相重合时,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在未来6 h内产生了强对流,这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报指示意义。宁波中尺度辐合线是由偏南风和东北风辐合而成,同时受沿海和喇叭口地形影响,该辐合线早已存在,之后触发了宁波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杭州中尺度辐合线是由于宁波雷暴的地面出流增强了偏东风气流,从而加强了偏东风与环境东北风的辐合,导致了杭州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随后在辐合线附近出现了剧烈的对流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1105 / 111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