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及热演化史恢复

被引:11
作者
闫法堂 [1 ]
姚合法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叠合盆地; EASY%Ro;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史; 济源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5.010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EASY%Ro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和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是叠合盆地最高古地温和剥蚀厚度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南华北盆地济源凹陷中生代烃源岩经历了多期叠合演化,不同地质时期的地温场可以通过不同构造单元的最高古地温进行恢复。通过EASY%Ro模拟计算,济源凹陷中生代地温梯度为4.29℃/100m,新生代古近纪地温梯度约为3.3℃/100m;白垩系和古近系渐新统剥蚀厚度分别约为1900和1600m。济源凹陷中生界生烃主要发生在白垩纪,古构造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34+105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新方法 [J].
佟彦明 ;
宋立军 ;
曾少军 ;
程涛 ;
危宇宁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417-424
[2]   多旋回沉积盆地地温场与烃源岩演化——以苏北盆地为例 [J].
姚合法 ;
侯建国 ;
林承焰 ;
何亚伟 ;
曾正清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95-199
[3]   渤南洼陷地温-地压场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谢启超 ;
刘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2) :29-30+7
[4]   华北盆地济源凹陷古地温梯度的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应用 [J].
赵伟卫 ;
金强 ;
王伟锋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555-560
[5]   用镜质体反射率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J].
李荣西 ;
张锡云 ;
金奎励 .
矿物学报, 2001, (04) :705-709
[6]   中生代晚期中国北方沉积盆地地热梯度恢复及对比 [J].
任战利 ;
赵重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1-4+15
[7]   成熟度指标在恢复地层假整合面剥蚀幅度中的应用 [J].
卢鸿 ;
王铁冠 ;
徐忠辉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29-32+63
[8]   济源凹陷盆地结构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J].
张功成 .
断块油气田, 1997, (05) :5-11
[9]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进展 [J].
胡圣标,汪集 .
地学前缘, 1995, (04)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