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水肥耦合对华北高产农区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张玉铭
[1
,2
,3
]
张佳宝
[1
]
胡春胜
[2
]
赵炳梓
[1
]
朱安宁
[1
]
张立周
[4
]
宋利娜
[2
]
机构:
[1] 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水肥耦合;
土壤;
硝态氮;
淋失风险;
累积峰;
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通过多组水肥组合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水、肥对作物产量、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淋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灌溉情况下,氮磷配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氮钾配施与磷钾配施增产效果不明显。统计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次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灌溉>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次序为氮肥>磷肥>钾肥>灌溉,只有氮磷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随着施氮量和灌溉量的增加,硝态氮累积峰峰值增加,峰厚度加厚,出现位置加深,且根区外硝态氮含量亦显著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适宜氮肥用量与适宜灌溉是减轻硝态氮淋失风险的关键,氮磷配施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研究区域适宜氮肥用量为每年400 kg(N).hm-2,适宜磷肥用量为每年225 kg(P2O5).hm-2,一般降雨年型全年灌溉量以280 mm左右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532 / 53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