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耦合对华北高产农区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张玉铭 [1 ,2 ,3 ]
张佳宝 [1 ]
胡春胜 [2 ]
赵炳梓 [1 ]
朱安宁 [1 ]
张立周 [4 ]
宋利娜 [2 ]
机构
[1] 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水肥耦合; 土壤; 硝态氮; 淋失风险; 累积峰; 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通过多组水肥组合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水、肥对作物产量、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淋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灌溉情况下,氮磷配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氮钾配施与磷钾配施增产效果不明显。统计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次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灌溉>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次序为氮肥>磷肥>钾肥>灌溉,只有氮磷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随着施氮量和灌溉量的增加,硝态氮累积峰峰值增加,峰厚度加厚,出现位置加深,且根区外硝态氮含量亦显著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适宜氮肥用量与适宜灌溉是减轻硝态氮淋失风险的关键,氮磷配施可有效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研究区域适宜氮肥用量为每年400 kg(N).hm-2,适宜磷肥用量为每年225 kg(P2O5).hm-2,一般降雨年型全年灌溉量以280 mm左右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532 / 5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张宏 ;
周建斌 ;
王春阳 ;
董放 ;
李凤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4) :693-697
[2]   水肥耦合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 [J].
汪玉磊 ;
杨劲松 ;
杨晓英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27 (06) :31-33
[3]   SPSS13.0软件在化学正交设计试验中的应用 [J].
孙影 .
化学教育, 2006, (08) :48-49
[4]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与氮素的淋溶损失 [J].
张玉铭 ;
张佳宝 ;
胡春胜 ;
李晓欣 ;
朱安宁 .
土壤学报, 2006, (01) :17-25
[5]   长期施肥条件下华北平原农田硝态氮淋失风险的研究 [J].
张云贵 ;
刘宏斌 ;
李志宏 ;
林葆 ;
张夫道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5-10+30
[6]   水肥耦合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凤翔 ;
周明耀 ;
徐华平 ;
郭凯泉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 (02) :22-24
[7]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叶优良 ;
包兴国 ;
宋建兰 ;
孙建好 ;
李隆 ;
张福锁 ;
李庆江 ;
周丽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13-119
[8]   施用磷肥对土壤NO3--N累积的影响 [J].
袁新民 ;
同延安 ;
杨学云 ;
李晓林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4) :397-403
[9]   半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硝态氮的淋失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40-242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中矿质氮的分布特征 [J].
郭胜利 ;
党廷辉 ;
郝明德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1) :22-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