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我国近地层臭氧污染对水稻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概述
被引:1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效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大气有害物质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大气有害物质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臭氧;
水稻;
冬小麦;
开顶箱;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近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和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对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和冬小麦的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和实验品种的变化,两种作物的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对O3的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的产量均随O3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的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的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的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的O3剂量反应方程和O3浓度预测数据,对未来我国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和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的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的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的选育,这对降低O3的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遮阴和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 (10) : 1925 - 1933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荣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不同秧苗素质和移栽密度条件下臭氧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 33 (12) : 3668 - 3675彭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李潘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周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赖上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 [3] 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臭氧及氮肥的响应[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3, (02) : 286 - 292罗克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刘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唐昊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曾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4] O3对水稻叶片氮代谢、脯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3, 8 (01) : 69 - 7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隋立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耿春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殷宝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5]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2) : 644 - 649寇太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德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朱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臭氧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1) : 2217 - 22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效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段晓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侯培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1) : 54 - 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邵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思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8] 臭氧浓度升高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7, (05) : 645 - 64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天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济南市区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10) : 49 - 51+11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单文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臭氧对原位条件下水稻叶片光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3) : 27 - 30谢居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保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