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能力动态变迁的测度与评价

被引:14
作者
周洪文 [1 ]
宋丽萍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能力; 动态变迁;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分析框架,根据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影响这些地区创新能力差异的动态效率,并解释导致地区间差异和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的制度原因。研究发现,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差异非常明显,东部地区明显偏高,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不大,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很明显。从各地区情况看,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高校和研究机构密集的地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研发投入经费普遍较高,这些区域的创新能力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J].
茹乐峰 ;
苗长虹 ;
王海江 .
经济地理, 2014, 34 (02) :58-66
[2]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二阶段效率评价及策略研究 [J].
冯志军 ;
朱建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6) :103-107
[3]   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基于二象对偶理论的视角 [J].
陈伟 ;
冯志军 ;
康鑫 ;
田世海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306-313
[4]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理论框架与前沿问题研究 [J].
于晓宇 ;
谢富纪 ;
徐恒敏 .
科学管理研究, 2009, 27 (03) :6-11
[5]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 [J].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07, (12) :18-30+171
[6]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研究 [J].
李伟红 ;
陈燕 .
价值工程, 2007, (08) :33-35
[7]   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 [J].
官建成 ;
何颖 .
科学学研究, 2005, (02) :265-272
[8]  
技术创新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傅家骥主编, 1998
[9]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
Furman, JL ;
Porter, ME ;
Stern, S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899-933
[10]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Empirical Econom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