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42
作者
吴海勇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黎星辉
宋希娟
欧阳资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干扰区; 植被自然恢复; 土壤养分; 桂西北喀斯特;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4.031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促进桂西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的顶级群落为对照,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自然恢复22a后植被的演替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物种丧失严重,种类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随着群落由草丛→草灌丛→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顶级群落的顺向演替和发展,群落的高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铁、铝、钛等矿质全量逐步增加,钙、镁全量显著减少,pH值降低,土壤质量随着植被的恢复呈波折性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 [J].
曾馥平 ;
彭晚霞 ;
宋同清 ;
王克林 ;
吴海勇 ;
宋希娟 ;
曾昭霞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10-5119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方式下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 [J].
焦菊英 ;
焦峰 ;
温仲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67-674
[3]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特征 [J].
刘忠宽 ;
汪诗平 ;
陈佐忠 ;
王艳芬 ;
韩建国 .
生态学报, 2006, (06) :2048-2056
[4]   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龙健 ;
李娟 ;
汪境仁 ;
李阳兵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77-81
[5]   宁南宽谷丘陵区土壤矿质元素与氧化铁的特征 [J].
郭曼 ;
安韶山 ;
常庆瑞 ;
李壁成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3) :38-40
[6]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累积效应研究 [J].
欧阳学军 ;
黄忠良 ;
周国逸 ;
褚国伟 ;
李炯 ;
史军辉 ;
徐国良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51-54
[7]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林业科学, 2002, (01) :1-7
[8]   论岩溶环境系统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1988, (03)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