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25
作者
王丽鸳 [1 ]
姜燕华 [1 ]
段云裳 [2 ]
成浩 [1 ]
周健 [1 ]
曾建明 [1 ]
韦康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2]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SSR标记; 茶树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取样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正确评价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茶树地方品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从西湖龙井群体种中选取91个单株,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了抽样群体样本量、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影响茶树地方品种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样本量对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样本量达到15个单株时,各遗传参数值趋于稳定;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对茶树地方品种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影响很大,而且达到总体遗传多样性90%所需的样本量也很不一样。当SSR引物等位基因数为5时,24个茶树单株才能达到茶树地方品种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和采用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91 / 21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茶树EST-SSRs分布特征及引物开发 [J].
王丽鸳 ;
姜燕华 ;
段云裳 ;
成浩 ;
周健 ;
曾建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 (04) :511-516
[2]   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J].
刘振 ;
王新超 ;
赵丽萍 ;
姚明哲 ;
王平盛 ;
许玫 ;
唐一春 ;
陈亮 .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01) :100-110
[3]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季鹏章 ;
张俊 ;
王平盛 ;
黄兴奇 ;
许玫 ;
唐一春 ;
梁名志 .
茶叶科学, 2007, (04) :271-279
[4]   龙井43在浙江省的推广及效益分析 [J].
李腊梅 ;
马军辉 ;
罗列万 ;
王校常 .
茶叶, 2007, (01) :38-40
[5]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J].
赵茹 ;
程舟 ;
陆伟峰 ;
卢宝荣 .
科学通报, 2006, (09) :1042-1048
[6]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J].
金燕 ;
卢宝荣 .
生物多样性, 2003, (02) :155-161
[7]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J].
吴晓雷 ;
贺超英 ;
陈受宜 ;
庄炳昌 ;
王克晶 ;
王学臣 .
遗传学报, 2001, (04) :359-366
[8]   早生高香绿茶品种龙井长叶的选育 [J].
杨素娟 ;
王玉书 ;
杨亚军 ;
陈文怀 ;
杨跃华 ;
陈炳环 .
中国茶叶, 1995, (06) :14-16
[9]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5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rom wild tea plant (Camellia taliensis) using FIASCO method [J].
Yang, Jun-Bo ;
Yang, Jing ;
Li, Hong-Tao ;
Zhao, Yu ;
Yang, Shi-Xiong .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10 (05) :1621-1623
[10]  
Microsatellite variability within and among local landrace populations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in Kyoto, Japan[J] . Takanori Ohsako,Takafumi Ohgushi,Hino Motosugi,Kouzou Oka.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20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