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地貌形态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12
作者
钱程 [1 ]
崔天日 [1 ]
江斌 [1 ]
李林川 [1 ]
陈会军 [1 ]
秦涛 [1 ]
唐振 [1 ]
司秋亮 [1 ]
陆露 [2 ]
机构
[1]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火山地貌; ASTER-GDEM; 火山口群; 长白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0801 ;
摘要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而且来源复杂。本次研究主要基于新生火山岩与基底地质体在地貌形态上的差异及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地貌特征,利用ASTER-GDEM数据,通过地形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典型剖面、地形参数等分析手段,对比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地貌形态进行解译、分析。解译所得到的研究区晚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分布特征与地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地形剖面分析揭示甄峰山火山口群呈现熔岩高地的地貌特征,指示裂隙式火山活动,其他火山口群均呈锥状火山地貌特征。各锥状火山口群的地形参数特征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形成顺序较为一致。在各锥状火山口群及周边地区共解译锥状火山口149个,正确率75%,预测15个,对进一步野外地质调查具有指示意义。此外,综合解译结果及前人地质调查分析,认为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口群分布受NW向深大断裂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2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Potential Hazards of Eruptions around the Tianchi Caldera Lake, China[J]. WEI Haiquan, HONG Hanjing, R.S.J. SPARKS, J.S. WALDER and HAN Bi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29;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Bristol University, UK 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 US Geological Survey, US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4(03)
[22]   长白山天池火山主断裂活动与热液蚀变带 [J].
刘明军 ;
顾梦林 ;
孙振国 ;
魏海泉 ;
金伯禄 .
中国地震, 2004, (01) :64-72
[23]   利用ERS-2 SAR图像纹理分析方法揭示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物空间分布特征 [J].
单新建 ;
叶洪 ;
陈国光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23-130
[24]   利用数字遥感图像研究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规模 [J].
单新建 ;
陈国光 ;
叶洪 ;
王长林 .
地震地质, 2000, (02) :187-194
[25]   中国活火山研究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魏海泉 ;
李霓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3-15
[26]   遥感图像在白头山火山锥及望天鹅和南胞台山破火山口研究中的应用 [J].
吴玉民 ;
陈殿义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343-348
[27]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演化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郑祥身 ;
张明 ;
李霓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26-231
[28]   吉林省长白山全新世火山喷发期及火山活动特征 [J].
金伯录,张希友 .
吉林地质, 1994, (02) :1-12+56
[29]   长白山天池地区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及其特征 [J].
许东满 ;
郑祥身 ;
许湘希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