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

被引:34
作者
蒋建平 [1 ]
高广运 [2 ]
李晓昭 [3 ]
罗国煜 [3 ]
机构
[1]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 同济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3] 南京大学地学院
关键词
隧道突水; 隧道工程; 断裂; 水源; 导水性; 富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7.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为防治隧道工程水害,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岩土优势面理论,研究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其对策。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源、顺畅的和足够大的通道是突水必须具备的2个基本条件。水源包括含水层、江河、溶洞和采空区积水、洪水倒灌水、富水优势断裂;通道主要是断裂,断裂包括原生断裂、活化断裂和后生断裂。断裂的富水性、导水性受断裂的时间性、断裂的规模及空间结构、断裂力学性质、断裂两盘的岩性、施工对断裂的扰动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断裂的时间、断裂力学性质、断裂规模、断裂两盘岩性4种优势指标及其量化评价体系。根据优势指标确定某具体隧道工程中断裂的突水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突水优势断裂采用不同的工程对策,但对非突水优势断裂必须考虑施工扰动后的活化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高水压岩质盾构隧道二次注浆压力的控制 [J].
李围 ;
何川 ;
谢红强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1) :32-37
[2]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排水侧沟模型试验研究 [J].
王引生 ;
贾海锋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1) :28-31
[3]   渝怀线武隆隧道岩溶涌水量计算新方法 [J].
李苍松 ;
何发亮 ;
陈成宗 .
中国铁道科学, 2005, (05) :41-46
[4]   昆仑山隧道渗漏水原因探讨及治理 [J].
江亦元 ;
王星华 .
中国铁道科学, 2005, (04) :52-56
[5]   铁路隧道基底病害产生机理及整治措施 [J].
施成华 ;
彭立敏 ;
黄娟 .
中国铁道科学, 2005, (04) :62-67
[6]   铁路隧道基底病害整治现场试验研究 [J].
彭立敏 ;
覃长炳 ;
施成华 ;
黄林冲 .
中国铁道科学, 2005, (02) :42-46
[7]   山岭隧道高水压下衬砌结构三维数值模拟 [J].
高新强 ;
仇文革 ;
高扬 .
中国铁道科学, 2005, (02) :32-36
[8]   山岭隧道突水对衬砌结构受力影响数值分析 [J].
高新强 ;
仇文革 ;
高扬 .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06) :55-59
[9]   平庄盆地NNE、EW向断裂构造对地下水的控制特征 [J].
刘大野 ;
刘民娟 ;
唐学民 ;
李明 ;
宫卫民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5) :29-31
[10]   地铁隧道开挖与失水引起地表沉降的数值分析 [J].
吴波 ;
高波 ;
索晓明 .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04)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