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百会和大椎穴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14
作者
王媛媛
孙红梅
和欣
吴海霞
许红
高誉珊
王志永
白丽敏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百会; 大椎; 多巴胺能神经元;
D O I
10.16695/j.cnki.1006-2947.2010.01.006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和大椎穴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组、针刺结合美多巴组(针美组)。后4组首先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动物模型,后3组造模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造模后动物存活14d。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改变,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内标法测定前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针刺、针美组小鼠爬杆时间较模型组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动物前脑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含量明显降低,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虽然无明显差异,但从数值上看降低的程度较模型组低。造模后14d,模型组TH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1),3个治疗组也较正常组减少(P<0.01),但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针刺百会、大椎穴或针刺结合美多巴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障碍,这种作用可能与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核移位的研究 [J].
王东玉 ;
张朝东 .
解剖科学进展, 2009, 15 (01) :56-59
[2]   帕金森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及抗氧化机制探讨 [J].
贾仰民 ;
杨丹红 .
中国全科医学, 2008, (04) :345-347
[3]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小鼠相关脑区病理变化的影响 [J].
王东玉 ;
张朝东 .
解剖科学进展, 2006, (04) :307-310
[4]   抗震颤麻痹药物引起精神障碍治疗体会 [J].
高丽华 .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7) :2061-2061
[5]   针刺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倩 ;
陈兴华 ;
唐纯志 ;
杨君军 ;
冼志红 .
新中医, 2006, (06) :92-93
[6]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J].
邹勇 .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01) :27-28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的观察 [J].
胡学军 ;
胥新元 ;
肖波飞 .
中医药学刊, 2004, (04) :707-708
[8]   环加氧酶-2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J].
李冬冬 ;
张万琴 ;
冯哲辉 .
解剖科学进展, 2002, (01) :27-30
[9]  
Parkinson's Disease[J] . William Dauer,Serge Przedborski.Neuron . 2003 (6)
[10]  
Parkinson?s disease and dementia: Norepinephrine and dopamine in locus ceruleus[J] . Neurology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