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早果枝对抗虫棉产量、品质和早衰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牛曰华 [1 ]
董合忠 [1 ]
李维江 [1 ]
粟红梅 [2 ]
机构
[1]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2] 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抗虫棉; 去果枝; 产量; 纤维品质; 早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早发型(鲁棉研17、21)、晚发型(鲁棉研18、22)和两者的杂交种(F1)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山东省商河县和夏津县进行了去早果枝试验。结果表明,早发型抗虫棉和杂交棉去早果枝的皮棉产量比各自留果枝的对照分别提高了3.3%和5.7%,而晚发型品种2004年略有减产,2005年在夏津减产6.2%。去早果枝显著减少了伏前桃的比例、增加了伏桃比例和棉花株高,早发型品种的生育期基本不受影响,而晚发型品种的生育期则平均延长了2.1 d。去果枝与留果枝相比,平均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分别提高了2.6%和2.3%,麦克隆值降低了5.6%,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去早果枝对棉花后期早衰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光合生产与叶源特征 [J].
董合忠 ;
李维江 ;
唐薇 ;
张冬梅 ;
李振怀 ;
牛曰华 .
棉花学报, 2005, (06) :10-15
[2]   不同抗虫棉基因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 [J].
李振怀 ;
李维江 ;
唐薇 ;
董合忠 ;
张冬梅 ;
张晓洁 ;
王胜利 .
棉花学报, 2005, (03) :155-159
[3]   棉花生理性早衰研究进展 [J].
董合忠 ;
李维江 ;
唐薇 ;
张冬梅 .
棉花学报, 2005, (01) :56-60
[4]   棉花对棉铃虫为害超补偿作用的生理机制 [J].
李跃强 ;
宣维健 ;
王红托 ;
盛承发 .
昆虫学报, 2003, (03) :267-271
[5]   去除早果枝对棉花产量的不利影响 [J].
毛正轩 .
作物杂志, 1994, (02) :31-32
[6]   棉花摘除早蕾后的生育、生理效应及优质增产机理研究 [J].
邓绍华 ;
蒋国柱 ;
潘晓康 .
作物学报, 1991, (06) :401-408
[7]   不同方法除蕾对棉花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J].
马宗斌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108-116
[8]   对于棉花早期蕾损失的补偿作用分析 [J].
盛承发 .
生态学报, 1988, (02) :97-103
[9]   摘除棉花下部花蕾增产效果的研究 [J].
邵圣才 .
湖北农业科学, 1987, (08) :11-12
[10]   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及其调节技术 [J].
蒋国柱 ;
邓绍华 ;
潘晓康 .
中国棉花, 1987, (05)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