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油泉子储油构造分析

被引:6
作者
莫午零
郑亚东
张文涛
关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半箱状褶皱; 膝褶带; 裂隙型油藏; 油泉子构造;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野外露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查明柴达木盆地油泉子储油构造为共轭膝褶带夹持的不对称半箱状背斜,具有北北东倾的平直转折端,北翼为一宽超过800 m的大型膝褶带,高角度倾向南南西,带内岩层产状直立。带内岩层的旋转指示南侧沿膝褶带向北逆向剪切。南翼发育四条规模较小的膝褶带,向南逆冲剪切,导致该翼呈阶梯状产出,总体南南西倾,倾角约20°。沿南北两翼膝褶带边界仅见小型高角逆断层,膝褶带内裂隙发育,主要为顺层张裂隙,其次为与层理近垂直的张裂隙(主要出现在坚硬的钙质粉砂岩中),偶尔见有小型低角逆冲断层。这些断裂普遍被纤维状石膏充填,并见少量油迹,表明这些断裂为高流体压力下的产物。鉴于膝褶带及相关背斜高点为裂隙发育带,具有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双重功能,在缺乏足够理想的岩性储集层的情况下,为寻找裂隙型油气藏提供了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新思路 [J].
郑亚东 ;
莫午零 ;
张文涛 ;
关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13-18
[2]   柴西地区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J].
李鹤永 ;
刘震 ;
党玉琪 ;
李潍莲 ;
梁全胜 ;
张永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37-43
[3]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方向 ;
江波 ;
张永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56-61
[4]   柴达木盆地应力场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 [J].
张明利 ;
金之钧 ;
万天丰 ;
汤良杰 ;
李京昌 ;
曾联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74-679
[5]   鄂西—渝东区膝折构造 [J].
丁道桂 ;
郭彤楼 ;
翟常博 ;
吕俊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