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09年中国地表湿润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20
作者
王文
王劲廷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区域; 干旱; 地表湿润指数;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1—2009年中国160站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温度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湿润指数,在分析其与降水及气温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区域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差异,给出了地表湿润指数年趋势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中国北方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部分地区以干旱化趋势为主,这些地区干旱化趋势的产生与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持续减少和气温升高密切相关。东南、西南地区及西藏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湿向干的趋势转换,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0年代初期有明显的干向湿的趋势变换,但于90年代同样出现湿向干的趋势转换,并一直持续显著的干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J].
黄晚华 ;
杨晓光 ;
李茂松 ;
张晓煜 ;
王明田 ;
代姝玮 ;
马洁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50-59
[2]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J].
黄玉贞 ;
张玉龙 ;
王芳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2) :45-49
[3]   上海地表湿润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崔林丽 ;
李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6) :1090-1098
[4]   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J].
赵先丽 ;
李丽光 ;
贾庆宇 ;
谢艳兵 ;
周广胜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3-37
[5]   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 [J].
柳艳香 ;
赵振国 ;
朱艳峰 ;
王建平 ;
陈丽华 .
高原气象, 2008, (04) :807-813
[6]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 [J].
马柱国 ;
任小波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195-201
[7]   卫星遥感在东南沿海区域蒸散(发)量计算上的反演 [J].
潘卫华 ;
徐涵秋 ;
李文 ;
蔡文华 ;
张春桂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2) :154-158
[8]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科学通报, 2006, (20) :2429-2439
[9]   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J].
李新周 ;
马柱国 ;
刘晓东 .
大气科学, 2006, (02) :277-284
[10]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J].
樊高峰 ;
苗长明 ;
毛裕定 .
气象, 2006, (02)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