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空间:党员干部联系点的运转及其不确定性的克服——以基层治理为视角

被引:28
作者
吴新叶
赵挺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联系点; 基层治理; 空间; 拓展; 不确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从历史发展角度划分,联系点建设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获取基层社会信息的调查点、解决矛盾的平台、干部培训与教育的课堂,直至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机制与方法。在这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联系点固有的模糊性属性,成为可建设的、积极的机制性动力,其空间边界渐进性地拓展到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社区治理、政治监督与民生改善等领域。在基层治理的角度衡量,联系点拓展了一种基于尊重基层自主性的政治空间,在民生、基层治理的微观机制、党在基层的组织网络与治理方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当然,联系点在运转中也存在程度不同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合法""合意""合功能"的边界内需求破解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126 +126-1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框架及其实现 [J].
吴新叶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127-134
[2]   基层治理需要跨越科层制范式的藩篱——与王龙飞博士商榷 [J].
吴新叶 .
探索与争鸣, 2016, (01) :55-58
[4]   “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 [J].
李祖佩 .
学习与实践, 2012, (11) :82-87
[6]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7]   “四清”运动中的毛泽东与刘少奇 [J].
林小波 .
党史博览, 2003, (12) :30-34
[8]  
探索联系群众新常态[N]. 时圣宇.人民日报. 2015 (018)
[9]  
以治理法治化铲除“村官腐败”[N]. 李斌.人民日报. 2014 (009)
[10]  
西藏: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点全覆盖[N]. 尕玛多吉.光明日报. 2014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