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价值观是证据制度的灵魂——对法律真实观的反思

被引:24
作者
张永泉
机构
[1] 苏州大学法学院
[2] 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关键词
证据制度; 价值目标; 客观真实; 二元真实证据制度; 二元真实;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2.01.020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以"法律真实"价值观为指导理念,违背了证据制度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审判实践中适用证据规定的机械和错位;裁判者在理念上应当遵守"客观真实"价值观——这也是设置证据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裁判者视域中的"真实"只能是"一元真实",即客观真实;如果存在"二元真实",就意味着裁判者同时也已形成了"客观真实"之心证,基于裁判正义的要求,理应以形成心证的"客观真实"为裁判事实基础。以"法律真实"价值观为指导理念,违背了证据制度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审判实践中适用证据规定的机械和错位;裁判者在理念上应当遵守"客观真实"价值观——这也是设置证据制度的最高价值目标;裁判者视域中的"真实"只能是"一元真实",即客观真实;如果存在"二元真实",就意味着裁判者同时也已形成了"客观真实"之心证,基于裁判正义的要求,理应以形成心证的"客观真实"为裁判事实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法律中的真实——以民事诉讼为例 [J].
李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3) :31-40
[2]   论“法律真实”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J].
刘田玉 .
法学家, 2003, (05) :124-133
[3]   对“法律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 [J].
张继成 ;
杨宗辉 .
法学研究, 2002, (04) :117-130
[4]   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 [J].
江伟 ;
吴泽勇 .
中国法学, 2002, (01) :24-38
[5]   论心证的合理性及其保障 [J].
李玉萍 .
河北法学, 2002, (01) :53-56
[6]   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 [J].
黄松有 .
现代法学, 2000, (04) :18-25
[7]   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J].
樊崇义 .
中国法学, 2000, (01) :115-121
[8]  
证明标准研究[J]. 毕玉谦.诉讼法论丛. 1999(00)
[9]   法律程序价值观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1997, (06) :47-51
[10]   诉讼效益与证明要求——论在民事诉讼中应确立高度盖然性原则 [J].
陈响荣 ;
杨央平 ;
蒋南成 ;
李刚 .
法学研究, 1995, (05)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