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岩性油藏勘探与实践

被引:10
作者
陈志勇
张道伟
赵东升
机构
[1]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岩性油藏; 勘探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岩性油藏具良好的成藏条件,表现在:现今构造格局和古构造发育区控制着岩性油藏的分布;三大沉积体系(阿拉尔河流—三角洲—滨湖沉积体系、阿尔金冲积扇—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体系、昆仑山—冲积扇—河流—滨浅湖沉积体系)及有利砂体(水退体系域的河流、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砂体)展布控制着岩性油藏的富集;富油凹陷及油气运聚方向控制着岩性油藏的形成。经过近年来的勘探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地质特征的岩性油藏勘探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沉积背景分析、层序划分对比、层序界面追踪、沉积相综合分析、等时储层预测、目标评价与成藏规律分析。勘探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红柳泉—跃进地区湖泊沉积体系和跃进地区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的砂体,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是该区下一步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129 +1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Ⅻ号断层的特征 [J].
赵东升 ;
吕宗伦 ;
杨乾政 ;
吴清雅 ;
孟祥超 ;
保吉成 ;
郝小梅 ;
刘桂花 .
石油学报, 2006, (06) :39-42+46
[2]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赵靖舟 ;
武富礼 ;
闫世可 ;
顾根深 ;
郭德运 ;
杨县超 .
石油学报, 2006, (05) :24-27+34
[3]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蔡希源 ;
刘传虎 .
石油学报, 2005, (05) :5-8+13
[4]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及油气运移 [J].
马丽娟 ;
郑和荣 ;
解习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46-251
[5]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 [J].
党玉琪 ;
尹成明 ;
赵东升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9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