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被引:22
作者
赵景欣 [1 ]
申继亮 [2 ]
刘霞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留守青少年; 社会支持网络; 自尊; 交往主动性;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8.04.053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探讨了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的关系。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自尊的重要性因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母亲支持是双亲外出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老师支持是非留守青少年自尊的最佳预测变量,父亲支持和老师支持则能够显著地预测单亲外出青少年的自尊;对于三类青少年的交往主动性,老师支持最为重要。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高父亲/高同学/高老师支持网络中青少年的自尊和交往主动性水平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 [J].
李文道 ;
邹泓 ;
赵霞 .
心理科学, 2005, (04) :868-871
[2]   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J].
张文新 ;
林崇德 .
心理科学, 1998, (06) :489-493+574
[3]   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J].
魏运华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02) :12-16
[4]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文新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