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思考

被引:92
作者
张建新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教育; 学生;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6.11.001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R183 [传染病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在特定人群及局部地区处于高流行水平,并且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1-3]。同时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的感染疫情颇受关注。为积极有效地应对艾滋病病毒对青年学生健康的挑战,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针对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风险的相关措施,以期引起同行思考,探索和开展更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601 / 16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南宁市MSM性行为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卢耀状 ;
农全兴 ;
农丽萍 ;
陈世海 ;
梁长威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 (12) :1231-1234+1239
[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J].
李利兰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 12 (03) :22-23+28
[3]   MSM“知行分离”现象成因初探 [J].
张科 ;
韩磊 ;
陶小润 ;
武文 ;
李辉 ;
康殿民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5, 21 (05) :404-408
[4]   桂林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性行为调查 [J].
马明霞 ;
黄香玉 ;
耿文奎 ;
黄波 ;
孙康康 ;
梁艳萍 ;
宋丽萍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2015, (03) :253-256+264
[5]   以参与式学习为主的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J].
谢静波 ;
胡晓雯 ;
谭晖 ;
尤小芳 ;
浦震梅 ;
汪玲 .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 (10) :1465-1468
[6]   2011年四川省MSM人群HIV感染与危险行为监测结果 [J].
冯燎 ;
杨一挥 ;
袁丹 ;
黄俊 ;
裴晓迪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 (12) :830-832
[7]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J].
宋琴 ;
袁家麟 .
职业与健康, 2012, 28 (23) :2974-2976
[8]   凉山彝族自治州2008-201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J].
周颖 ;
李青青 ;
南磊 ;
范双凤 ;
王启兴 ;
龚煜汉 ;
尹碧波 ;
王科 ;
栾荣生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 (05) :319-322
[9]   长沙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况调查 [J].
陈丹 ;
罗春香 ;
王卫红 ;
何彩云 ;
汤华清 ;
刘丽华 ;
何瑛 .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8 (03) :83-85+89
[10]   攀枝花市大学生性教育、性行为、性观念调查分析 [J].
余峰彬 ;
杨静 ;
魏小庆 ;
王立平 .
中国性科学, 2011, 20 (07)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