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巨晶方解石成因及演化

被引:13
作者
刘存革 [1 ]
张钰 [2 ]
吕海涛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中—下奥陶统; 巨晶方解石; 演化; 锶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根据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系统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岩溶洞穴中巨晶方解石的成因和演化特征。巨晶方解石的δ(13C)和δ(18O)与中—下奥陶统背景值相比,两者均较低,表明巨晶方解石具有大气水岩溶特征;其N(87Sr)/N(86Sr)比值高于背景值,说明受到壳源锶的影响,海西早期是壳源锶的主要来源时期;巨晶方解石中出现单相水溶液包裹体和淡水盐度也表明其形成于地表岩溶环境中。根据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综合分析,洞穴巨晶方解石形成于海西早期潜流岩溶带环境中。巨晶方解石形成后,在海西晚期构造运动中受到洞穴塌陷作用改造,塔河油田东部的岩溶洞穴塌陷现象比西部严重,东部地区的巨晶方解石因上覆地层压力形成了缝合线。印支—喜山期构造运动在巨晶方解石中形成了裂缝和微裂缝;而且,巨晶方解石还经历了埋藏溶蚀作用,溶蚀作用与喜山晚期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关系较密切,且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礁滩相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新认识 [J].
邓小江 ;
梁波 ;
莫耀汉 ;
李国蓉 ;
王鑫 ;
于海波 ;
乔占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4) :63-69
[2]   塔河油田成藏期次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J].
高波 ;
刘文汇 ;
范明 ;
张殿伟 ;
南青云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76-280
[3]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奥陶系凝析气藏成因类型 [J].
刘静江 ;
李梅 ;
刘慧荣 ;
顾乔元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181-183
[4]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奥陶系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特征与运移研究 [J].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76-81
[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古岩溶特征及其意义 [J].
俞仁连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48-52+58
[6]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J].
徐国强 ;
李国蓉 ;
刘树根 ;
武恒志 ;
田纳新 ;
李智武 .
地质学报, 2005, (04) :557-568
[7]   锶同位素在塔河古岩溶期次划分中的应用 [J].
张涛 ;
云露 ;
邬兴威 ;
叶德胜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99-303
[8]   塔中、塔北古隆起形成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对比 [J].
徐国强 ;
刘树根 ;
李国蓉 ;
武恒志 ;
闫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114-119+129
[9]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李纯泉 ;
陈红汉 ;
张希明 ;
陈汉林 .
石油学报, 2005, (01) :42-46
[10]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大型隐蔽油藏成藏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张涛 .
地质论评, 2004, (04) :37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