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92例并发症分析:钛网植骨与整块自体骨植骨比较

被引:11
作者
叶永平 [1 ]
陈丹 [2 ]
符臣学 [1 ]
尹承慧 [1 ]
徐皓 [1 ]
机构
[1]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一科
[2] 解放军福建省军区第十干休所
关键词
颈椎; 融合植骨; 并发症; 钛网; 硬组织植入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背景:颈椎前路钢板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同时能够预防单纯植骨时植骨面微小活动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但在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时,仍存在不同植骨物的选择:是取整块自体骨?还是运用钛网植骨?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92例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型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的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6例行单纯植骨,21例行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Robinson植骨),65例行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观察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6例单纯植骨患者中2例发生植骨块脱出,1例发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1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21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患者中6例发生椎间高度丢失,3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65例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中11例发生内植物下沉,椎间高度丢失,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果显示单纯植骨因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较少使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存在植骨吸收和供区并发症的缺点;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解决了供区并发症的问题,但仍存在钛网下沉、椎间高度丢失的缺点,术后6~9个月椎间高度丢失无明显增加,已获得椎间融合,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不需要特别处理,由于它能从根本解决植骨供区并发症的问题,因此提倡使用钛网植骨内固定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后的重建,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规范的操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617 / 16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颈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术疗效评价的病例对照研究 [J].
毕大卫 ;
祖罡 ;
陈亿民 ;
王辉 ;
马海涛 ;
刘道君 ;
刘俊生 ;
朱元 .
中国骨伤, 2008, (06) :419-421
[2]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 [J].
王开明 .
淮海医药, 2007, (02) :188-190
[3]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J].
杨成林 ;
毕郑钢 ;
曹阳 ;
付春江 ;
杨卫良 ;
陆晓峰 ;
张震宇 ;
尚剑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05) :328-330
[4]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探讨 [J].
孔金海 ;
吕国华 ;
康意军 ;
王冰 ;
李晶 ;
韦超 ;
唐明星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02) :98-102
[5]   颈前路术后钛网下沉对颈椎曲度和手术疗效的影响 [J].
郭永飞 ;
陈德玉 ;
陈宇 ;
何志敏 ;
刘军海 ;
王新伟 ;
袁文 ;
贾连顺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09) :681-683
[6]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分析 [J].
郭永飞 ;
陈德玉 ;
徐建伟 ;
王新伟 ;
王良意 ;
何志敏 ;
陈宇 ;
袁文 ;
贾连顺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 (07) :409-413
[7]   颈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钛板内固定的比较研究 [J].
俞杭平 ;
唐天驷 ;
王以进 ;
丁亮华 ;
徐南炜 ;
朱晓宇 .
中华骨科杂志, 2003, (09) :40-44
[8]   291例颈前路减压术疗效评估及其并发症预防 [J].
郑友才 ;
邓聪颖 ;
黄晓龙 .
临床骨科杂志, 2002, (03) :189-191
[9]   Effects of disc height and distractive forces on graft compression in an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model [J].
Truumees, E ;
Demetropoulos, CK ;
Yang, KH ;
Herkowitz, HN .
SPINE, 2002, 27 (22) :2441-2445
[10]   Oral extrusion of a screw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plating [J].
Geyer, TE ;
Foy, MA .
SPINE, 2001, 26 (16) :1814-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