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被引:33
作者
李夫星 [1 ,2 ]
陈东 [1 ]
汤秋鸿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水文气象要素; 东亚夏季风; VIC模型; Mann-Kendall检验; 黄河流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4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黄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并揭示各要素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潜在关系,建立了全流域VIC水文模型、MK突变检验和MK相关检验。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域绝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而降水、蒸散发、径流深和土壤湿度呈整体减小趋势,且中游地区减幅最大。各要素与东亚夏季风相关密切,但空间差异性明显。气温与东亚夏季风强度普遍呈负相关,且宁蒙河段及内流区相关性显著;其他要素则相反,正相关显著区域主要位于河口镇到三门峡区间。研究还发现相比较降水,黄土高原径流深对夏季风强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可为预测黄河流域内水文过程及水资源的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海河流域河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J].
贺瑞敏 ;
张建云 ;
鲍振鑫 ;
严小林 ;
王国庆 ;
刘翠善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 (01) :1-9
[2]  
Chang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s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Eastern China[J]. 高辉,蒋薇,李维京.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4(06)
[3]   Decadal chang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its relate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Asia-Pacific during 1880–2004 [J].
LIN Xiang ;
ZHU CongWen ;
Lü JunMei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35) :4497-4503
[4]   近60a黄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张国宏 ;
王晓丽 ;
郭慕萍 ;
吴效忠 ;
张红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07) :91-95
[5]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J].
左德鹏 ;
徐宗学 ;
李景玉 ;
刘兆飞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4) :455-461
[6]   中国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东亚夏季风 [J].
张国宏 ;
李智才 ;
宋燕 ;
武永利 ;
王晓丽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1) :34-42
[7]   东亚海陆热源差指数及其与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张博 ;
周秀骥 ;
陈隆勋 ;
朱艳峰 ;
赵滨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6) :789-801
[8]   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情势分析 [J].
姚文艺 ;
徐宗学 ;
王云璋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2) :1-6
[9]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施晓晖 .
地理学报, 2008, (07) :751-760
[10]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张利平 ;
陈小凤 ;
赵志鹏 ;
胡志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