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富集规律及资源潜力新认识

被引:14
作者
庚勐
陈浩
陈振宏
李贵中
邓泽
李亚男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富集规律; 地质资源量; 可采资源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述了不同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总结了中高煤阶沉积控藏、水动力控气、断裂控制的特征,并指出是否具有充足的气源补给和良好的封盖条件是低煤阶富集的关键。在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计算上虽然仍利用体积法,但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详实的资源评价参数大大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丰富可采资源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其结果的可靠性。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分类分布结果,总结了我国煤层气资源整体上"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即由东向西从相对富气带转变为相对贫气带,由北向南从压力类型区渐变为应力类型区,处于中间地带的华北、鄂尔多斯等盆地容易形成富集高产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659 / 16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北地区低煤阶煤层气地质.[M].李贵中; 孙粉锦; 李五忠; 陈振宏;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2]  
华北中高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和有利区预测.[M].孙粉锦; 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3]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M].张新民;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
[4]  
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M].王红岩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5]  
Calculation of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for wells in continuous-typ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of the Uinta-Piceance Province.[J].Troy Coo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3, 1
[6]  
Evaluation of undiscovered natural ga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Ferron Coal/Wasatch Plateau Total Petroleum System; Wasatch Plateau and Castle Valley; Utah.[J].Mitchell E. Henry;Thomas M. Fin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3, 1
[7]   阜新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机制 [J].
兰天伟 ;
张宏伟 ;
李胜 ;
韩军 ;
李晓丹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 (06) :763-767
[8]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地区煤层气成因 [J].
田文广 ;
汤达祯 ;
王志丽 ;
孙斌 .
高校地质学报, 2012, 18 (03) :479-484
[9]   深部煤层吸附行为及含气量预测模型附视频 [J].
赵丽娟 ;
秦勇 ;
申建 .
高校地质学报, 2012, (03) :553-557
[10]   中国煤层气成藏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 [J].
宋岩 ;
秦胜飞 ;
赵孟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4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