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中生代软流圈底辟体的脉动式上涌

被引:13
作者
邵济安 [1 ]
陈福坤 [2 ]
路凤香 [3 ]
周新华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辽西; 中生代火山岩; 同位素年龄; εNd(t); 软流圈底辟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岩石学-地球化学数据揭示了辽西中生代火山岩组分存在的3个特征:(1)Mg#值和Cr、Ni含量比较高;(2)多数火山岩源自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富集的岩石圈地幔;(3)相当部分火山岩的εNd(t)值偏高.对辽西及其邻区中生代(230~65Ma)火山岩年代学的研究发现:火山活动具有平均间隔20~30Ma的周期性,火山岩活动的峰期为230Ma、190Ma、160Ma、130~120Ma、110~100Ma、80Ma.同时火山岩εNd(t)值在时间上显示了类似的周期性波动.在空间上,中、新生代火山岩有呈环状分布的趋势,从中心向外逐渐变新.根据上述特点,提出辽西晚中生代的火山岩活动可能与软流圈底辟体脉动式上涌有关,研究区被岩石圈断裂围限的特定构造背景为软流圈底辟体的上涌提供了天然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辽西中生代的壳幔过渡带的形成、破坏与改造 [J].
邵济安 ;
卢造勋 ;
路凤香 ;
袁学诚 .
岩石学报, 2006, (12) :2825-2832
[2]   辽西北票早侏罗世兴隆沟组英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李伍平 .
岩石学报, 2006, (06) :1608-1616
[3]   辽西义县组玻基方辉安山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岩石学报, 2006, (06) :1633-1643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转型与减薄研究若干问题 [J].
周新华 .
地学前缘, 2006, (02) :50-64
[5]   华北早白垩世末岩石圈局部被扰动的时空证据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施光海 .
岩石学报, 2006, (02) :277-284
[6]   辽西义县组玄武岩捕虏晶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杨进辉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47-1558
[7]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张瑞生 ;
陈美华 .
地学前缘, 2005, (01) :61-67
[8]   辽西凌源地区水泉沟组辉石安山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意义 [J].
胡健民 ;
赵越 ;
刘晓文 ;
石玉若 ;
赵国春 .
地质通报, 2005, (02) :104-109
[9]   辽西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对称分布及其启示 [J].
邵济安 ;
李之彤 ;
张履桥 .
地质科学, 2004, (01) :98-106+152
[10]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40Ar/39Ar、K-Ar法年龄测定 [J].
彭艳东 ;
张立东 ;
陈文 ;
张长捷 ;
郭胜哲 ;
邢德和 ;
贾斌 ;
陈树旺 ;
丁秋红 .
地球化学, 2003, (05) :4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