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

被引:169
作者
安丰存 [1 ]
王铭玉 [2 ]
机构
[1]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2] 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院
关键词
新文科; 本质; 地位; 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对学科建设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提出的要求。新文科建设不是对传统文科建设的否定,而是对文科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设想。新文科建设应尊重文科的本质特征,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逻辑,以战略性、创新性、开放性、系统性及针对性作为学科内涵式发展建设的指导,以"大""新""融""通""特"等作为新文科形态构建特征,并通过相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完成具有家国情怀及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191 +1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 [J].
吴岩 .
中国编辑, 2019, (02) :4-8
[2]   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 [J].
吴爱华 ;
杨秋波 ;
郝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1) :1-7+61
[3]   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 [J].
吴岩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6) :1-3
[4]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J].
刘冬颖 .
中国大学教学, 2018, (11) :26-29
[5]   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 [J].
王义遒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1) :16-23
[6]   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 [J].
林健 .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Z2) :40-43
[7]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J].
陆国栋 ;
李拓宇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20-26
[8]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
钟登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6
[9]   大学的学科与专业 [J].
孙玉清 .
中国高等教育, 2016, (07) :42-45
[10]   文科教育的时代特点 [J].
黄循伟 .
上海高教研究, 1998, (07)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