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上侏罗统索瓦组烃源岩分布特征及远景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杜佰伟
陈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镜质体反射率; 烃源岩; 索瓦组; 上侏罗统; 羌塘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羌塘盆地迄今为止共发现200多处油气显示点,其中5处液态油苗,多处油页岩,表明盆地具备生烃的物质基础。上侏罗统索瓦组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1%1.90%,以中等至好烃源岩为主;其次为泥质岩,仅在北羌塘坳陷中、西部有所分布,有机碳含量介于3.71%28.14%之间,为好烃源岩。根据干酪根显微组分的分析结果认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镜质体反射率介于0.94%2.7%之间,烃源岩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构造运动造成索瓦组烃源岩抬升剥蚀,综合分析认为该烃源岩总体上对整个盆地的油气远景贡献较差,但在北羌塘坳陷西部和东北部仍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J].
谭富文 ;
王剑 ;
王小龙 ;
杜佰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16-21
[2]   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类型、成因及油气储集特征 [J].
朱井泉 ;
李永铁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32-45
[3]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岩相演化及油气远景 [J].
杨日红 ;
李才 ;
杨德明 ;
和钟铧 ;
任云生 ;
刘焱木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237-242
[4]  
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王剑等著, 2004
[5]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主要烃源层分布特征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34-141+146
[6]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有机相展布与成烃模式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64-270+275
[7]   羌塘盆地有机质热演化与成烃史研究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50-358
[8]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6) :566-573
[9]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烃源层的沉积形成环境 [J].
秦建中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8-14+20
[10]   藏北托纳木地区发现上侏罗统海相油页岩 [J].
李亚林 ;
王成善 ;
伍新和 ;
陶晓风 ;
赵兵 ;
马润则 .
地质通报, 2005, (08) :78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