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以湖南省各县域为例,分析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特点,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全省粮食总产量呈总体增长趋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基本持平;全省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平稳期、减产期和波动增长期,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可分为人口超载区、粮食盈余区和动态平衡区;可以预期,粮食生产总量的发展趋势为稳中有升,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不变,处于粮食临界盈余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从时间上看,2000-2004年处于缓慢变化阶段,2004-2008年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2008-2012年处于集约式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全省可分为高水平协调型(H-H型)、土地粗放利用型(H-L型)、土地集约利用型(L-H型)和低水平协调型(L-L型)等4种区域类型,不同类型的发展战略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