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

被引:23
作者
康玉柱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体系; 中新生代陆相; 古生代海相; 叠合盆地; 前陆盆地; 石油; 天然气; 油气藏; 油气地质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自主创新建立了七大油气地质理论,即:构造体系控油理论、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叠合盆地成油理论、前陆盆地成藏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及火山岩成藏理论等。笔者总结并概要论述上述油气地质理论的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1231 / 1274
页数:4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 [J].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79, (03) :10-17
[22]   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 [J].
李四光 .
地质学报, 1954, (04) :339-410+442+444
[23]   中国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 [J].
康玉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2) :153-160
[24]   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 [J].
罗志立 ;
李景明 ;
李小军 ;
刘树根 ;
孙玮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2) :1-11+1
[2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J].
刘为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115-119
[26]   陆缘和陆内前陆盆地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 [J].
金之钧 ;
汤良杰 ;
杨明慧 ;
王清晨 .
石油学报, 2004, (01) :8-12+18
[27]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张晓宝 ;
胡勇 ;
段毅 ;
马立元 ;
孟自芳 ;
贺鹏 ;
周世新 ;
彭德华 .
地质学报, 2003, (01) :144-144
[28]   准噶尔晚石炭世—二叠纪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 [J].
陈书平 ;
张一伟 ;
汤良杰 ;
白国平 .
地质学报, 2001, (04) :553-553
[29]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形成动力学及层序地层模式 [J].
冯有良 ;
李思田 ;
解习农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9-132
[30]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J].
李丕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6-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