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南部通化二道江剖面新元古界万隆组臼齿构造及其沉积特征

被引:15
作者
旷红伟 [1 ]
刘燕学 [2 ]
孟祥化 [3 ]
葛铭 [3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盆地研究所
关键词
吉林省; 通化市; 二道江剖面; 新元古界; 万隆组; 臼齿构造; 碳酸盐岩; 沉积岩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吉林南部通化二道江剖面新元古界万隆组广泛发育缓坡碳酸盐岩沉积,其中发育的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臼齿碳酸盐岩,近年来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重视。通过对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室内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揭示了二道江剖面万隆组的地层、岩石、臼齿构造(MT)及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特征。臼齿构造是特指那些发育在前寒武纪细粒碳酸盐岩中有清晰边界、粒度在0·01mm左右的由等轴或多边形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的集合体,其形态可分为条带状构造、瘤状构造及棱角碎块状构造。臼齿构造的形成严格受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控制。万隆组由下而上可分为3段第1段下部为发育臼齿构造的纹层状泥晶灰岩、砂屑灰岩及风暴砾屑灰岩,为中—深缓坡沉积环境的产物;上部由浅缓坡相的泥灰岩、钙质页岩、砂屑灰岩与叠层石灰岩组成;第2段为厚层泥晶灰岩和粉屑泥晶灰岩、瘤状灰岩组成的深缓坡相沉积;第3段本剖面未出露。万隆组形成于缓坡沉积环境,其中浅缓坡相可分为4种岩相组合,中缓坡相可分为11种岩相组合,深缓坡相有6种岩相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吉辽地区新元古代臼齿碳酸盐岩岩相的若干岩石学特征研究 [J].
旷红伟 ;
刘燕学 ;
孟祥化 ;
葛铭 ;
蔡国印 .
地球学报, 2004, (06) :647-652
[2]   从地球化学角度看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环境条件——以吉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碳酸盐岩为例 [J].
旷红伟 ;
金广春 ;
刘燕学 ;
孟祥化 ;
葛铭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50-155
[3]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21世纪全球地学研究的新热点 [J].
葛铭 ;
孟祥化 ;
旷红伟 ;
蔡国印 ;
刘燕学 ;
刘为付 .
沉积学报, 2003, (01) :81-89
[4]   徐州地区震旦系贾园组的风暴沉积 [J].
李壮福 ;
郭英海 .
古地理学报, 2000, (02) :19-28
[5]   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科学通报, 1999, (16) :1753-1758
[6]   中国南方灯影峡期海洋碳酸盐岩原始δ13C和δ18O组成及海水温度 [J].
黄志诚 ;
陈智娜 ;
刘燕 ;
杨守业 .
古地理学报, 1999, (03) :1-7
[7]   吉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模式 [J].
周晓东,陈跃军 .
吉林地质, 1999, (01) :14-19
[8]   试论层序地层学在1∶5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以浑江地区为例 [J].
周晓东 ;
殷长健 ;
陈跃军 .
吉林地质, 1997, (02) :39-44
[9]   东北区区域地层发育与地壳演化 [J].
王友勤,苏养正 .
吉林地质, 1996, (Z1) :118-133+1
[10]   北中国板块东部震旦系对比 [J].
乔秀夫,季强,高林志,章雨旭,高振家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2) :1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