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25
作者
郑洪伟 [1 ]
李廷栋 [2 ]
高锐 [1 ]
贺日政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岩石圈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球动力学; 有限单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有限单元法,对近10几年来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回顾,分为构造应力场模拟;地幔热对流模拟;板块碰撞模拟;岩石圈流变学模拟;以及地震机制与预测模拟等部分.简单阐述了当前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青藏高原地壳东-西向拉张及力学机制 [J].
熊熊 ;
刘孙君 ;
许厚泽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S1) :150-154
[2]   岩石圈流变强度与中国大陆构造运动关系的探讨 [J].
肖兰喜 ;
朱元清 ;
陶九庆 ;
杜宪宋 .
西北地震学报, 2003, (04) :17-24
[3]   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 [J].
张健 ;
石耀霖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3) :222-227
[4]   南北地震带应力场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曹雪峰 ;
尹京苑 ;
杨立明 .
西北地震学报, 2003, (03) :30-34+54
[5]   中国大陆震源机制深度变化反映的地壳-地幔流变特征 [J].
石耀霖 ;
朱守彪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59-365
[6]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与深部过程的研究 [J].
熊熊 ;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4) :507-515
[7]   青藏高原隆升及伸展变形中的重力位能 [J].
张健 ;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2) :226-232
[8]   横过西昆仑和塔里木结合带的山隆盆降机制动力学模拟 [J].
张贵宾 ;
高锐 ;
肖序常 .
地球学报, 2001, (06) :541-546
[9]   大别山陆—陆点碰撞和构造超压的形成 [J].
武红岭 ;
董树文 .
地球科学, 2001, (05) :457-463
[10]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J].
范桃园 ;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2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