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

被引:33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关键词
法理思维; 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反省性思维; 体系性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分别强调了法律规范、法治秩序和思维决断的重要性,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学思维方式。传统的规范法学比较重视对法律思维的研究,政治法理学则重视对法治思维的研究。然而,两者都对与逻辑关联度较高的法理思维重视不够,以至于经常出现逻辑断裂的思维现象。推进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法律思维、法治思维,还需要法理思维。法律思维注重法律规范的作用,对法治的实施主体不够重视,属于法律决断论。法治思维虽然强调政治、治理主体的重要性,试图运用法律化解社会矛盾,但往往忽视逻辑思维规则的运用,以致很多决断不符合法理。法理思维是建立在尊重法律规范、法治秩序之上的综合决断方式,它既强调思维决策过程的法治之理,又主张对所有的法律假定和拟制使用批判思维、体系思维和反省思维,以保证决断的正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如何理解“法理”?——法学理论角度的一个分析 [J].
瞿郑龙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6) :46-65
[5]   法律理论是否可能? [J].
约瑟夫拉兹 ;
杨贝 .
比较法研究, 2012, (04) :143-160
[6]   批判性思维:多视角定义及其共识 [J].
武宏志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1) :5-14
[7]   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 [J].
陈金钊 .
中国法学, 2012, (01) :5-18
[8]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J].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2005, (01) :24-34
[9]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 [J].
舒国滢 .
学术界, 2001, (01) :101-110
[10]  
中国法理学应立足古典面向当代[N]. 王凌皞.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