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与信度

被引:29
作者
李晓敏 [1 ]
辛铁钢 [1 ]
袁靖 [1 ]
吕丽霞 [1 ]
陶佳雨 [1 ]
刘勇 [2 ]
机构
[1] 不详
[2] 承德医学院
[3] 不详
[4] 铁力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5] 不详
关键词
人际需求;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5.04.005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引入人际需求问卷(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IN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4次抽样,共计调查1268名有效被试。其中,另抽取120人完成INQ中文版与UCLA孤独量表(UCLA-LS)、二维自尊量表(SLCR)、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归属感问卷(SBQ)、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来考核效标关联效度。67人在2周后进行了重测,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INQ中文版分为归属受挫和自我累赘感知两个维度,共15个条目。总问卷和分问卷的α系数在0.71~0.87之间;间隔2周后的重测信度在0.72~0.81之间;模型拟合度较好:RMSEA=0.074,CFI=0.917,TLI=0.891,χ2/df=2.984,SRMR=0.086;INQ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个体的人际需求状况及预测个体风险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5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J].
李建良 ;
俞国良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01) :126-131
[2]   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张亚利 ;
徐东 ;
童永胜 ;
杨甫德 ;
况利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11) :862-866
[3]   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 [J].
高正亮 ;
童辉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12) :863-867
[4]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J].
王孟成 ;
戴晓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5) :459-461
[5]   二维自尊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J].
陈建文 ;
王滔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8) :565-567
[6]   长沙市农村社区老年人群自杀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吕琳 ;
肖水源 ;
徐慧兰 ;
陈继萍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3, (10) :39-42
[7]  
朝鲜族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归属感与道德决策的关系研究[D]. 吴龙海.延边大学. 2013
[8]  
Evaluating the 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 Comparison of the Reliability, Factor Structure,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across Five Versions[J] . Ryan M. Hill,Yasmin Rey,Carla E. Marin,Carla Sharp,Kelly L. Green,Jeremy W. Pettit.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 2015 (3)
[9]   Analysis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 (INQ)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J].
Marty, Meghan A. ;
Segal, Daniel L. ;
Coolidge, Frederick L. ;
Klebe, Kelli J.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2, 68 (09) :1008-1018
[10]  
The Interperson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al Behavior Indicates Specific and Crucial Psychotherapeutic Targets[J] . Thomas E.Joiner,Kimberly A.Van Ord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Therapy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