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硫湿沉降通量的观测研究

被引:22
作者
崔键 [1 ,2 ]
周静 [2 ]
杨浩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大气硫沉降; 湿沉降; 农田生态系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6.04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借助自动降雨收集器(APS-2A)及自动气象观测站(VSALA-M52),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农田区内定位采集雨水样本,探讨了大气氮、硫湿沉降特征,估算了大气氮、硫的湿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的输入通量。结果表明,雨水中氮、硫素的月质量浓度变异较大,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硫(SO42--S)的月质量浓度,即ρ(T-N)、ρ(NH4+-N)、ρ(NO3--N)和ρ(SO42--S)分别为1.09~7.84、0.64~6.25、0.34~1.83和0.95~7.64mg·L-1,均与降水呈负相关,其中ρ(T-N)、ρ(NH4+-N)、ρ(SO42--S)与降水的相关性达到比较显著水平(n=11,p<0.10)。湿沉降月通量F(T-N)、F(NH4+-N)、F(NO3--N)和F(SO42--S)分别为1.06~7.84、0.64~6.25、0.17~1.54和1.22~9.15kg·hm-2,均与降水呈正相关,其中F(T-N)、F(NH4+-N)和F(SO42--S)与降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n=11,p<0.05)。季节上,雨水氮、硫浓度及湿沉降氮、硫通量均呈冬春>夏秋的特性。湿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N35.94kg·hm-2·a-1和S45.93kg·hm-2·a-1,其中NH4+-N的年沉降通量为22.92kg·hm-2,占湿沉降氮总量的63.75%。
引用
收藏
页码:2243 / 22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系统硫的输入及输出动态
    李新华
    刘景双
    朱振林
    [J].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 1743 - 1747
  • [2] 江西红壤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通量的研究
    王体健
    刘倩
    赵恒
    周静
    樊建凌
    [J]. 土壤学报, 2008, (02) : 280 - 287
  • [3] 九龙江流域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陈能汪
    洪华生
    张珞平
    [J]. 环境科学, 2008, (01) : 38 - 46
  • [4] 大气氮湿沉降及其对惠州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张修峰
    李传红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1) : 16 - 19
  • [5] 红壤旱地湿沉降氮特征及其对马唐-冬萝卜连作系统氮素平衡的贡献
    周静
    崔键
    王国强
    马友华
    关静
    [J]. 生态环境, 2007, (06) : 1714 - 1718
  • [6] 春秋季红壤旱地氨挥发对氮施用量、气象因子的响应
    周静
    崔键
    王国强
    何圆球
    马友华
    [J]. 土壤学报, 2007, (03) : 499 - 507
  • [7] 美国和欧洲氮氧化物控制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胡倩
    张世秋
    吴丹
    [J]. 环境保护, 2007, (09) : 74 - 78
  • [8] 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硫沉降数值模拟
    权建农
    张晓山
    段宁
    郭景恒
    [J]. 高原气象, 2007, (02) : 326 - 332
  • [9]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孙志高
    刘景双
    王金达
    [J].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 182 - 192
  • [10] 上海地区氮素湿沉降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梅雪英
    张修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1) : 1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