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82
作者
刘焱序 [1 ]
彭建 [1 ,2 ]
汪安 [2 ]
谢盼 [1 ]
韩忆楠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健康; 生态文化健康; 生态系统服务; 环境管理; 区域集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健康的生态系统一般被视为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对探索区域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际生态与健康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cology and Health)的解体,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视角出现转型。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际上有关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其评估方法、指标的新进展,通过文献统计和重要文献引用揭示了国际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从生态系统健康到生态健康再到生态文化健康的三大核心框架发展阶段,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充。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是国内研究者应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与方法的优势领域,在区域尺度上评价生态系统的健康更贴近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复合表征理念。因此,我国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趋向不仅应包括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研究的继续深化,也应包含对生态文化健康概念的完善与应用,并发挥地理-生态视角的区域集成研究优势,从而有效指导区域生态与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920 / 59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基于浮游细菌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滇池流域为例[J]. 黄艺,舒中亚.环境科学. 2013(08)
[2]   基于干扰的汪清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袁菲 ;
张星耀 ;
梁军 .
生态学报, 2013, 33 (12) :3722-3731
[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新模型及应用——以天津市为例 [J].
赵帅 ;
柴立和 ;
李鹏飞 ;
程宏鑫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4) :1173-1179
[4]   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及在大亚湾的应用 [J].
李纯厚 ;
林琳 ;
徐姗楠 ;
戴明 ;
黄洪辉 ;
杜飞雁 ;
刘永 ;
齐占会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798-1810
[5]   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能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以江苏海岸带为例 [J].
唐得昊 ;
邹欣庆 ;
刘兴健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240-1250
[6]   基于中医理论的草原健康评价及病情诊断 [J].
林丽 ;
李以康 ;
张法伟 ;
杜岩功 ;
曹广民 .
草业科学, 2012, (12) :1926-1929
[7]   图们江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朱卫红 ;
郭艳丽 ;
孙鹏 ;
苗承玉 ;
曹光兰 .
生态学报, 2012, 32 (21) :6609-6618
[8]   适应白洋淀湿地健康评价的IBI方法 [J].
陈展 ;
林波 ;
尚鹤 ;
李勇 .
生态学报, 2012, 32 (21) :6619-6627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J].
毕温凯 ;
袁兴中 ;
唐清华 ;
高强 ;
庞志研 ;
祝慧娜 ;
梁婕 ;
江洪炜 ;
曾光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8) :1984-1990
[10]   大堤型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以太湖为例 [J].
叶春 ;
李春华 ;
王秋光 ;
陈小刚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68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