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梯度的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37
作者
许宁 [1 ,2 ]
张广录 [1 ]
刘紫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太行山区;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了1990—2008年间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程度状况。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明显受到地形因子的影响和制约,总的分布特征为:随着地形位的升高,耕地的分布指数呈现降低趋势,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先升后降,而林地则升高;研究期间林地的优势地形位的上限增加了2个地形位,草地已失去高地形位上的分布优势,在中地形位上的优势分布区间增加了3个地形位,水体的优势地形位在低地形位上有所扩展,未利用地的优势地形位明显收缩,而耕地、建设用地优势地形位基本保持稳定;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据地形梯度上土地利用程度的定量表达,将研究区地形位划分为3个区段: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地形位区域、草地和林地的优势分布区、林地的优势地形位区域,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79%、41.30%和12.91%。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284 / 12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格局与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郭洪峰 ;
许月卿 ;
吴艳芳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60-166+186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 [J].
钟德燕 ;
常庆瑞 ;
宋丰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6) :102-107
[3]   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胡乔利 ;
齐永青 ;
胡引翠 ;
张玉翠 ;
吴成本 ;
张广录 ;
沈彦俊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05) :1182-1189
[4]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科技理论创新分析 [J].
陶佩君 ;
姜雪梅 ;
柴江 ;
张月辰 .
生态经济, 2011, (06) :107-111
[5]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砖窑沟流域为例 [J].
韩建平 ;
贾宁凤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5) :1071-1075
[6]   河北省太行山区域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J].
谭莉梅 ;
李红军 ;
刘慧涛 ;
刘宏娟 ;
刘金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4) :872-875
[7]   泾河上游固原县景观变化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J].
董有福 ;
汤国安 ;
赵永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222-226
[8]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9]   基于GIS的景观空间格局地形分布及生态效应的研究——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地区为例 [J].
龚文峰 ;
杜崇 ;
范文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5) :899-906
[10]  
胶东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J]. 斯钧浪,齐伟,曲衍波,李乐.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