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4 条
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被引:45
作者:

杨莲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张迎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天气;
气候特征;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水汽;
中亚干旱区(亚洲中部干旱区);
D O I:
10.13866/j.azr.2018.02.01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亚洲中部干旱区(中亚五国和新疆)是地中海气候与东亚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区域天气气候与欧洲和东亚季风区迥异,具有世界独特的干旱区生态气候模式,即山地森林草原—盆地平原绿洲寓于荒漠,并与荒漠共存的生态气候地理格局。天气气候受高、中、低纬环流的共同影响,区域内部差异很大,形成多背景、多因子、多尺度影响下的极具代表性的气象灾害孕育和成灾环境。亚洲中部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而降水稀少,且分布极不均匀,天山山脉的中西段是降水高值区,近百年来整体表现为增暖、增湿趋势。高、中、低纬系统和中亚低值系统的活跃,共同造就了中亚东部(新疆)降水年代际和年际异常增多。西亚西风急流是联系高、中、低纬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纽带。目前,该区域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同时对区域特有的环流系统、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规律和形成机理、高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地—气相互作用对区域天气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预估等方面的研究也较薄弱,开展上述研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21]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 1647 - 1657陈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建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2] 2009年冬季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 2011, (05) : 833 - 846张书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祝从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23] 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与现代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年代-百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J]. 科学通报, 2011, 56 (25) : 2060 - 2067周秀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天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24] 新疆夏季强降水研究若干进展及问题[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 188 - 198杨莲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李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张广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25] 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12) : 1367 - 1375李湘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水利厅 新疆水利厅邓铭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水利厅 新疆水利厅龙爱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水利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新疆水利厅章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水利厅 新疆水利厅雷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水利厅 新疆水利厅
- [26] 新疆北部冬季降水异常成因[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 491 - 499杨莲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史玉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汤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27] 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J].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 23 - 32陈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建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8] 夏季新疆降水异常与印度降水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 564 - 572杨莲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肖开提多莱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张庆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29] 新疆气候的干湿变化及其趋势预估[J]. 大气科学, 2009, 33 (01) : 90 - 98姜大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魏荣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刘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 [30]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J]. 高原气象 , 2008, (05) : 1035 - 1045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陈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靳立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李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金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陈建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