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领域规范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以《网络安全法》的演变为视角

被引:4
作者
汪恭政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网络运行安全; 信息保护; 网络空间主权;
D O I
10.16348/j.cnki.cn61-1336/c.2017.04.009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信息技术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引发网络领域法律规范的演变。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可视为计算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起点,但其调整范围的有限性、关键性内容的界定不明"刺激"《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出现。2005年实施的《电子签名法》在数据电文效力、证据力上的突破,推动了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2012年《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出台,使得网络治理走向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并重的路径。《网络安全法》不仅是前期应对网络安全问题面临不足的产物,更是对前期网域规范治理的"凝练与升华",但其立法理念、内容、技术的不足,也引发网络环境生态规范化治理的系统性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上天入地”,还是“度权量利”——《网络安全法》(草案)述评 [J].
丁道勤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3) :34-41
[3]   我国电子签名框架性效力规则的不足与完善 [J].
于海防 .
法学, 2016, (01) :26-37
[6]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 华夏出版社 ,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