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基因座Sc的遗传图和物理图精细定位

被引:14
作者
杨存义
陈忠正
庄楚雄
梅曼彤
刘耀光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中心
[3] 广州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不育; 基因定位; 物理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杂种不育是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克隆1个籼粳杂种不育基因Sc,利用分子标记和近等基因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对Sc座位进行了精细定位.初步的连锁分析结果表明,Sc座位与第3染色体的4个分子标记以RM218-RG369-Sc-RG227-RG391的关系连锁,其中RG227与Sc座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cM.用RG227为起始探针筛选籼稻的TAC基因组文库,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构建了一个覆盖Sc座位的跨度约320kb的克隆重叠群.对可能覆盖Sc的2个TAC克隆M45E14和M90J01进行了部分测序.用TAC克隆序列和RG227序列搜索水稻基因组序列数据库,锚定了粳稻BAC克隆OSJNBb0078P24(148kb)序列.通过比较TAC和BAC克隆的序列,在Sc座位区域发展了6个新的基于PCR的标记.用这些标记进一步把Sc座位定位在一个约46kb的区域内.从定位结果推测该BAC克隆和TAC克隆M45E14包含Sc基因.基因预测分析显示,在此46kb区域内有6个预测的ORF.
引用
收藏
页码:1273 / 1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用RAPD标记对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b定位 [J].
庄楚雄 ;
梅曼彤 ;
张桂权 ;
卢永根 .
遗传学报, 2002, (08) :700-705
[2]   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b的PCR标记定位(英文) [J].
李文涛 ;
曾瑞珍 ;
张泽民 ;
张桂权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04) :463-467
[3]   水稻S-c座位的PCR标记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J].
张泽民 ;
张桂权 .
作物学报, 2001, (06) :704-709
[4]   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α的分子定位 [J].
庄楚雄 ;
张桂权 ;
梅曼彤 ;
卢永根 .
遗传学报, 1999, (03) :213-218
[5]  
栽培稻(Oryza 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Ⅳ.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型[J]. 张桂权,卢永根,张华,杨进昌,刘桂富.遗传学报. 1994(01)
[6]   栽培稻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Ⅲ.不同类型品种F1花粉不育性的等位基因分化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刘桂富 ;
杨进昌 ;
张华 .
遗传学报, 1993, (06) :541-551
[7]   栽培稻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Ⅱ.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模式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遗传学报, 1993, (03) :222-228
[8]   栽培稻(Dryza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Ⅰ.等基因F1不育系杂种不育性的双列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3) :97-101
[9]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formation-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 vectors and rice genomic libraries for efficient gene cloning[J] . Yao-Guang Liu,Hongmei Liu,Letian Chen,Weihua Qiu,Qunyu Zhang,Hao Wu,Chunyi Yang,Jing Su,Zhonghua Wang,Dongsheng Tian,Mantong Mei.Gene . 2002 (1)
[10]  
Molecular mapping of S-c , an F 1 pollen sterility gene in cultivated rice[J] . Chuxiong Zhuang,Yan Fu,Guiquan Zhang,Mantong Mei,Yonggen Lu.Euphytica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