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

被引:43
作者
彭丹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 符号; 旅游符号学;
D O I
10.16323/j.cnki.lykx.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2]   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理论体系的探讨 [J].
丁雨莲 ;
赵媛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05) :13-17
[3]   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J].
马凌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69-74
[4]   旅游者的时空观 [J].
彭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30 (11) :37-41
[5]   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 [J].
张朝枝 ;
马凌 ;
王晓晓 ;
于德珍 .
旅游科学, 2008, 22 (05) :59-66
[6]   “旅游人”的符号学分析 [J].
彭丹 .
旅游科学, 2008, (04) :23-27
[7]   旅游网站的符号及其功能分析 [J].
谢彦君 ;
鲍燕敏 .
旅游科学, 2007, (05) :46-51
[8]   文化休闲旅游符号的思考——以丽江大研古城和徽州古村落为例 [J].
丁雨莲 ;
陆林 ;
黄亮 .
旅游学刊, 2006, (07) :12-16
[9]   浅析内蒙古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外观体现 [J].
叶高娃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51-53
[10]   符号吸引理论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以雍和宫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刘浩龙 .
资源科学, 2006, (03) :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