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被引:14
作者
王经宇
张春霖
翟福英
李振伟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髓型颈椎病; 微创; 单开门; 椎管成形术; 微型钛板; 棘突韧带复合体; 轴性症状; 颈椎; 颈曲指数; JOA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0.05)。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
引用
收藏
页码:1380 / 13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椎管容积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春霖 ;
曾昭峰 ;
唐恒涛 ;
严旭 ;
王闯建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 (26) :4849-4856
[2]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J].
孙天威 ;
张杭 ;
卢守亮 ;
李辉南 ;
于斌 ;
张学利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 (01) :8-13
[3]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 [J].
赵栋 ;
邓树才 ;
马毅 .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 4 (04) :317-321
[4]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手术治疗进展 [J].
郑军 ;
申才良 .
颈腰痛杂志, 2011, 32 (01) :57-59
[5]   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J].
于淼 ;
孙宇 ;
刘忠军 ;
潘胜发 ;
张凤山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01) :76-81
[6]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加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J].
张成程 ;
林月秋 ;
陈建明 ;
周吉祥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01) :59-62
[7]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J].
陈广东 ;
杨惠林 ;
王根林 ;
干旻峰 ;
陈俊峰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 (10) :850-854
[8]   多节段或“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的选择 [J].
王义生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 (03) :185-186
[9]   关于轴性症状 [J].
孙宇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04) :289-289
[10]   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单开门桥式植骨椎板成形术对术后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的影响 [J].
李雷 ;
王欢 ;
崔少千 ;
李建军 ;
段景柱 ;
金国鑫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05) :45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