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理念与路径选择

被引:7
作者
陈云霞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保护; 立法理念; 保护优先; 效应叠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当地特有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功能价值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立法须突出"保护优先"和"效应叠加"两大理念,强调民族地区特色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特色,采用落实、补充和变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具体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环境私主体治理的法治进路与制度建构 [J].
杜辉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 19 (02) :119-128
[2]   挫折与修正:风险预防之下环境规制改革的进路选择 [J].
杜辉 .
现代法学, 2015, 37 (01) :90-101
[5]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 [J].
王飞 ;
吴大华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35 (03) :1-5
[6]   青海省环保法制建设的思考 [J].
刘仪 .
青海环境, 2013, 23 (02) :87-89
[9]   从结构到制度:论《矿产资源法》不完备性及修改路径 [J].
陈德敏 ;
杜辉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 (03) :72-76
[10]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研究 [J].
韩海 .
甘肃理论学刊, 2009, (05)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