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的转化规律与计量关系

被引:13
作者
毕东苏 [1 ]
郑广宏 [2 ]
陆烽 [3 ]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N元素; 剩余污泥; 厌氧发酵; 计量关系;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4.016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某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水质净化厂排出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18组棕色消化瓶,定期测试污泥中TCOD(总化学需氧量)、SCOD(溶解性化学需氧量)、TSS(总悬浮固体)、VSS(挥发性悬浮固体)等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上清液中各种形态N元素的变化关系,讨论了N元素变化与各指标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总氮的损失的主因是上清液中氨态氮的挥发,同时也存在因硝化、反硝化作用而导致的总氮损失。氨态氮与VSS减少、SCOD增加呈显著线性相关,而总氮变化与它们的相关性相对较差。总氮每损失1mg的同时,其它指标变化情况为TSS损失约计24.0mg,VSS损失约计34.0mg,TCOD损失约计68.0mg,SCOD增加约计44.0mg,氨态氮增加约计0.40mg。
引用
收藏
页码:1403 / 14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硝酸盐对富磷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 [J].
毕东苏 ;
郑广宏 ;
陆烽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9) :1255-1259
[2]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回用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J].
王洪 ;
李海波 ;
孙铁衍 .
生态环境, 2008, (02) :484-488
[3]   污泥龄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J].
徐伟锋 ;
陈银广 ;
张芳 ;
顾国维 .
环境科学, 2007, (08) :1693-1696
[4]   造纸污泥交替好氧厌氧堆肥中氮素的形态转变研究 [J].
林云琴 ;
周少奇 ;
李端 .
环境卫生工程, 2007, (03) :1-4
[5]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颗粒化及其脱氮性能的研究 [J].
赵志宏 ;
廖德祥 ;
李小明 ;
曾光明 ;
杨麒 .
环境科学, 2007, (04) :4800-4804
[6]   生物蛭石污水处理过程中氮的形态变化研究 [J].
董敏慧 ;
吴晓芙 ;
胡曰利 ;
黄忠良 ;
游小敏 .
生态环境, 2006, (06) :1142-1145
[7]   城市河道底泥疏浚深度对氮磷释放的影响 [J].
邢雅囡 ;
阮晓红 ;
赵振华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78-382
[8]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J].
魏自民 ;
王世平 ;
魏丹 ;
许景钢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94-198
[9]   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氮的释放 [J].
马宏瑞 ;
王晓蓉 ;
牛晓君 ;
李桂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36-139
[10]  
Role of nitrate i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 . Hua Zou,Guo-Cheng Du,Wen-Quan Ruan,Jian Chen.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2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