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压缩条件下非均匀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被引:5
作者
蒋海昆 [1 ]
马胜利 [2 ]
周焕鹏 [1 ]
侯海峰 [1 ]
戴磊 [1 ]
郑建常 [1 ]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均匀断层; 双向压缩; 岩石变形实验; 微破裂时空演化; b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8 [实验地震学、地震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在双向压缩条件下,研究了一种非均匀断层模型标本在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AE)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随侧向应力σ2的增大,断层破裂强度提高,自加载至破坏的时间延长,破坏形式由突发失稳逐渐转变为渐进式破坏.预制断层及其非均匀性对标本变形过程中AE空间分布图象起明显的控制作用.预制断层,特别是预制断层上的强度不均匀部位及高强度段落,控制着微破裂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破裂局部化均起始于断层上强度不均匀部位,随侧向应力σ2的增大,微破裂密集区域从预制断层强度不均匀部位逐渐扩展到整个高强度区段.侧向应力σ2的大小对AE时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较低σ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突发失稳,失稳发生在微破裂活动“增强-平静”的背景之上;而较高σ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破坏前后AE频次持续增加,AER呈指数增长.σ2对b值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当断层破坏表现为突发失稳时,b值在弹性阶段后期至弱化阶段显示出“前兆”性降低;而当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时,b值变化平稳.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花岗岩变形破坏的阶段性模型——应力速度及预存微裂纹密度对断层形成过程的影响 [J].
雷兴林 ;
佐藤隆司 ;
西泽修 .
地震地质, 2004, (03) :436-449
[2]   标本非均匀性对岩石变形声发射时空分布的影响及其地震学意义 [J].
马胜利 ;
雷兴林 ;
刘力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27-131+186
[3]   共线不连通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群体微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 [J].
蒋海昆 ;
马胜利 ;
张流 ;
曹文海 ;
侯海峰 ;
冯志军 .
地震, 2003, (03) :1-9
[4]   含障碍体平直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群体微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 [J].
蒋海昆 ;
马胜利 ;
张流 ;
曹文海 ;
侯海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2) :209-216
[5]   雁列式断层组合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J].
蒋海昆 ;
马胜利 ;
张流 ;
侯海峰 ;
曹文海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4) :385-396
[6]   不同围压条件下花岗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序特征 [J].
蒋海昆 ;
张流 ;
周永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812-826
[7]   实验室声发射三维定位及标本波速场各向异性研究 [J].
蒋海昆 ;
张流 ;
王琦 .
地震, 1999, (03) :245-252
[8]   岩石微破裂震源过程的声发射研究进展 [J].
蒋海昆 ;
张流 .
世界地震译丛, 1998, (03) :1-7
[9]   含硬包体试样微破裂图象演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J].
许昭永 ;
王彬 ;
赵晋明 ;
胡毅力 ;
梅世蓉 .
地震学报, 1997, (03) :94-99
[10]  
雁列式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一)[J]. 马胜利,邓志辉,马文涛,刘力强,刘天昌,马瑾,曾正文.地震地质. 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