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误区与超越

被引:30
作者
江利 [1 ]
黄莉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2] 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双师型”教师; 近期目标; 长远目标;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它的成功直接依赖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传统上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出现形式主义流弊。借鉴德国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应该在教师的经历上寻求突破。结合我国实际,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两步走。近期目标是从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入手,而长远目标就是从教师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和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机制上进行突破,最终使每个教师具备真正的"双师型"素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现实性与特色分析 [J].
孟庆国 .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 (10) :5-10
[2]   行知合一:“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核心命题 [J].
王稼伟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 (36) :48-50
[3]   “‘双师型’教师”:一个中国特色概念的语用分析 [J].
刘猛 .
教师教育研究, 2012, 24 (06) :26-30
[4]   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
潘懋元 ;
董立平 .
教育研究, 2009, 30 (02) :33-38
[5]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看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建设与管理 [J].
易淼清 .
教育与职业, 2009, (02) :69-71
[6]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J].
董大奎 ;
刘钢 .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Z1) :41-44
[7]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 [J].
易玉屏 ;
夏金星 .
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0)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