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张永强 [1 ]
张娜 [1 ]
唐江华 [1 ]
徐文修 [1 ]
王娜 [2 ]
郝维维 [1 ]
李怀胜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新疆伊犁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滴灌; 复播大豆; 密度; 荚粒分布;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层荚粒所占比例影响很小。着粒密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密度处理较最高密度处理着粒密度提高了63.16%。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增高,茎节节间长度呈增大趋势,而茎粗呈现减小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试验设计条件下以5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密度下大豆根部性状的研究 [J].
杜吉到 ;
蔡纯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4) :219-222
[2]   施氮对高产大豆结实性垂直分布的影响 [J].
章建新 ;
沈融 ;
李宏琪 ;
邵长贺 ;
苏广禄 .
大豆科学, 2011, 30 (03) :424-427
[3]   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J].
刘玉平 ;
李瑞平 ;
李志刚 .
大豆科学, 2010, 29 (05) :796-799+803
[4]   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J].
于洪久 .
大豆科学, 2009, 28 (06) :1115-1118
[5]   麦收后复种夏大豆密度与施肥试验初报 [J].
高成芳 ;
张光耀 ;
王孟孟 ;
王希恩 .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11) :17-18
[6]   高产春大豆结实性垂直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J].
李金霞 ;
章建新 ;
邢勇峰 ;
甘玉柱 .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46 (03) :493-497
[7]   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J].
王程 ;
刘兵 ;
金剑 ;
刘居东 ;
张秋英 ;
刘晓冰 ;
李文滨 ;
Stephen JHerbert .
大豆科学, 2008, 27 (06) :936-942+948
[8]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J].
焦浩 ;
纪永民 ;
张存岭 .
作物杂志, 2008, (05) :50-53
[9]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根系分布规律的研究 [J].
方志刚 ;
马富裕 ;
崔静 ;
郑重 ;
冯胜利 ;
王冀川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01) :15-20
[10]   大豆不同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J].
张晓艳 ;
杜吉到 ;
郑殿峰 ;
冯乃杰 ;
张玉先 ;
梁喜龙 ;
丁希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1) :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