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现状

被引:26
作者
王薇
赵冬
刘军
齐玥
孙佳艺
刘静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二级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和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4家协作医院参加。从2012年4月15日起,各协作医院连续入选符合标准的住院冠心病患者≥90例。资料完整用于此次分析的病例共3 253例。结果 (1)住院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男性小于女性(60.4岁比66.2岁,P<0.01)。近60%的患者<65岁。男性有约1/3患者(<55岁),女性有2/5患者(<65岁)为早发冠心病病例。(2)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糖尿病4个主要危险因素中以合并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68.4%。9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1项危险因素,其中约2/3的患者合并有≥2项危险因素。(3)指南推荐药物应用情况:阿司匹林使用率最高,达到了95.3%;其次为他汀类药物,为90.1%,最低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为53.6%。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住院期间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相比,接受PCI者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提高30%以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提高50%以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4~7倍。结论我国90%以上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合并有≥1个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南推荐应用的药物仍有改善余地。应加强对未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指南推荐药物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监测 [J].
孙佳艺 ;
刘静 ;
谢学勤 ;
韦再华 ;
王薇 ;
王淼 ;
齐明 ;
刘军 ;
郭默宁 ;
张秀英 ;
万浩 ;
赵冬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03) :194-198
[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近期预后的性别差异 [J].
邵兴慧 ;
杨艳敏 ;
朱俊 ;
刘力生 ;
CREATE中国协作组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02) :108-114
[3]  
优化的药物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石[J]. 胡大一,孙艺红.中华内科杂志. 2007(06)
[4]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况 [J].
刘军 ;
赵冬 ;
刘静 ;
孙佳艺 ;
Sidney C Smith Jr .
中华内科杂志, 2009, (10)
[5]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差距和思考 [J].
赵冬 .
中华内科杂志, 2009, (10)
[6]   中国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疗现况调查 [J].
刘群 ;
赵冬 ;
刘军 ;
王薇 ;
刘静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03)
[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卫生部心血管中心,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