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水平井支撑剂运移及产量研究

被引:14
作者
郭建春 [1 ]
曾凡辉 [2 ]
余东合 [3 ]
赵金洲 [1 ]
林怀璟 [4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3] 华北油田分公司油藏评价部
[4]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 支撑剂运移; 产量预测; 软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根据压裂水平井实际情况,首先建立了支撑剂在三维裂缝的运移分布和水平井压后产能预测模型;结合裂缝三维延伸模型、温度场模型和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研制了压裂水平井设计软件。其中支撑剂运移模型通过引入支撑剂对流质量传递方程,考虑了支撑剂对流、温度分布、压裂液滤失等因素对支撑裂缝尺寸的影响;产能预测模型考虑了水平井压后形成的多裂缝间的相互干扰、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平面与水平井筒夹角等因素对水平井压后产能的影响。通过实例应用,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表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203 +2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特低丰度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影响因素 [J].
张国良 ;
罗中华 ;
赵德利 ;
刘月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06) :109-112+212
[2]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层开发特征 [J].
史成恩 ;
万晓龙 ;
赵继勇 ;
柳良仁 ;
孙燕妮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38-542
[3]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J].
曾凡辉 ;
郭建春 ;
徐严波 ;
赵金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74-477+482
[4]   低渗透气藏水力压裂研究 [J].
王凤江 ;
单文文 .
天然气工业, 1999, (03) :74-76+10
[5]  
数值模拟方法和运动界面追踪.[M].刘儒勋;王志峰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6]  
水力压裂设计数值计算方法.[M].王鸿勋;张士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  
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M].万仁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