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封盖性能

被引:18
作者
钱一雄 [1 ]
何治亮 [2 ]
陈强路 [1 ]
李慧莉 [2 ]
路清华 [1 ]
蔡习尧 [2 ]
尤东华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岩阶段; 微孔结构; 高阻层; 局部封盖; 储盖组合;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5口区探井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微孔特征和测井资料等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封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和鹰山组位于中成岩A-B亚段和晚成岩A亚段。良里塔格组中颗粒灰岩的突破压力为1.81~29.76 MPa,突破半径为13.89~77.35 nm,变化较大;泥灰岩的突破压力为14.33 MPa,突破半径为9.77 nm;含泥质条带泥晶灰岩的突破压力为3.15~5.41 MPa,突破半径为25.90~44.51 nm。鹰山组灰云岩的突破压力为0.98~10.35 MPa,突破半径为13.52~142.60 nm。因此,良里塔格组泥灰岩、部分颗粒灰岩及鹰山组云灰岩均有一定的封盖能力,其连续厚度大于5 m,突破压力大于5 MPa,突破半径介于10~20 nm,孔喉半径小于0.1μm。塔中鹰山组内分布稳定、厚4~10 m的高电阻含云灰岩构成的致密层段可作为局部封盖层,是中1井奥陶系鹰山组上油、下气油气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18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海相地层膏盐岩盖层分布与近期油气勘探方向 [J].
金之钧 ;
周雁 ;
云金表 ;
孙冬胜 ;
龙胜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15-724
[2]   盖层物性封闭力学机制新认识 [J].
张蕾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1) :112-116
[3]   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特征 [J].
胡国艺 ;
汪晓波 ;
王义凤 ;
陶小晚 ;
倪云燕 ;
杨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2) :162-166
[4]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油气富集特征 [J].
杨海军 ;
邬光辉 ;
韩剑发 ;
王晓丰 ;
吉云刚 .
石油学报, 2007, (04) :26-30
[5]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J].
孙龙德 ;
李曰俊 ;
江同文 ;
杨海军 .
地质科学, 2007, (03) :602-620
[6]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J].
郑和荣 ;
吴茂炳 ;
邬兴威 ;
张涛 ;
刘春燕 .
石油学报, 2007, (02) :1-8
[7]   盖层微渗漏散失机理与定量模型 [J].
黄志龙 ;
赵宝顺 ;
肖中尧 ;
袁胜学 ;
刘全洲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37-40
[8]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油气勘探方向 [J].
何治亮 ;
陈强路 ;
钱一雄 ;
李慧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69-778
[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选区 [J].
赵宗举 ;
贾承造 ;
周新源 ;
王招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4) :6-15+3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北部多期、多成因岩溶作用地质—地球化学表征——以中1井为例 [J].
钱一雄 ;
邹远荣 ;
陈强路 ;
陈跃 .
沉积学报, 2005, (04) :59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