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播对四川盆地小麦新品系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谭飞泉
蒋华仁
任正隆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生育进程; 灌浆特性;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明确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系J210对早播的适应性以及为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2006-2007年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早播(从10月18日到11月5日每2 d一个播期,共10个播期)对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J210的生育进程随播期的提前而提前,全生育期和灌浆持续期随播期的提前而增长;10月18-30日间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变化不明显,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差异也很小,但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而10月30日之后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明显减少,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高;从产量看,以10月18日播种最高,但在10月28日之前播种减产不显著,在10月28日之后播种显著减产,10月18日播种比11月5日播种增产达29.92%。考虑到试验期间为暖冬年,认为J210在生产上的高产而又安全的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在进行更加高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选育时,可将育种材料的播期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这样有利于育成更加适应早播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淮麦区不同习性小麦籽粒灌浆参数相关分析 [J].
段国辉 ;
李瑜 ;
王艳芳 ;
温红霞 ;
张学品 ;
吴少辉 ;
余四平 ;
马飞 .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04) :6-9
[2]   冬麦北移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初步研究 [J].
鲁清林 ;
叶石 ;
何春雨 ;
柴守玺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2) :281-286
[3]   四川省10年来小麦育种的产量变化 [J].
伍玲 ;
朱华忠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1) :212-219
[4]   四川麦区不同播期对几个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J].
周强 ;
李生荣 ;
庞启华 ;
杜小英 ;
欧俊梅 ;
陶军 ;
雷加容 .
中国种业, 2006, (03) :26-28
[5]   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J].
吴少辉 ;
高海涛 ;
张学品 ;
张艳霞 ;
赵岩涛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105-107
[6]   不同类型春性小麦品种的播期效应及其生产意义 [J].
袁礼勋 ;
汤永禄 ;
黄钢 ;
余遥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2) :25-31
[7]   四川小麦品种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J].
唐永金 .
麦类作物学报, 1996, (06) :5-7
[8]   关于作物育种攻关的几个问题 [J].
任正隆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4) :119-125
[9]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 [J].
李生荣 .
麦类作物学报, 1994, (05) :39-41
[10]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之前瞻 [J].
金之庆 ;
方娟 ;
葛道阔 ;
郑喜莲 ;
陈华 .
作物学报, 1994, (02) :186-197